刚刚进入海大的一个格外和谐宁静的夏日,我认识了经济学院的王舒鸿老师,也由此接触了一种新思维和新方法。“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者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人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意义。”
王舒鸿总是戏称自己是一个会“内功”的人,流露出些许童真的痕迹。自然这不是真的内功,而是学生们一直想要“修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独到的思考问题的模式。他之所以用“内功”来命名,大概是想要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用心去体会生活,用身体的每个细胞去感受世界,然后就会发觉任何新知识,似乎都有已往知识的影子,也都有生活的影子。”让生活教会你学习,这大概就是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内功”吧。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也总是受到这种思维的熏陶,也常常会被这种思维所带来的成效而吃惊。在“国际经济贸易”这门课的授课过程中,王舒鸿除了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会花很大的气力为学生讲解知识“背后的故事”,接着,学生们就会顺着他的思路思考下去: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到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别的学科中有没有体现,在生活中又有怎样的应用,这个定理现在又有没有实际的意义,是否已经被时代淘汰,学生们应该如何去完善这个知识点呢,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浮现,似乎每一个问题一旦深究,就会有一种新的定理产生,而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慢慢养成,一种结合了自身特点的思维模式也慢慢成形,并且慢慢学会了应用于生活中。而与此同时,学生们也惊讶于王老师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它就像是拂晓时的一声鸟鸣,划破黑夜的沉寂,带来清晨的活力,指引着学生们走向知识的源泉。
在课堂之外的时间,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接触、理解及深究这种创新的思维,王舒鸿还特地申请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方便自己的这种理念完整地更好更全地表达出来,也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吸收这种新思维,新方法。公众号里每一篇推送的文章,不仅有富含人生经验的警句,还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值得学生们去品味揣摩。每次当这些文章推出来之后,学生们总是会感叹王老师这种创新思维的独到之处,也常常为老师取得的成绩而自豪。不过,有时他们也会暗自伤神,接触了这么多实例,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够形成这种思维模式?这就令学生们感到有些迷惑。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如今,那个晴朗的夏日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初次见面的场景渐渐模糊,可是,王老师的这种思维模式,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