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教学工作,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用思维的力量持续提升教学水平,真正动脑子做好教学工作,尊重欣赏学生,是高校教师基本的教学态度,对于讲究师承关系的音乐表演专业的老师来说,做到这一点更为重要。”艺术系邹允老师下课刚刚走出琴房,就如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2016年春季学期的课程教学评估中,她执教的钢琴演奏课程获评优秀。
授课过程中,邹允特别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坚持及时优化教学内容,把最先进的理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融入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她表示,钢琴演奏法是不断发展的,随着钢琴性能的提高、当代创作手法的演进,不论古典主义时期纯净、颗粒性强的音色、浪漫主义丰满、圆润的音色还是印象派朦胧、悠远的音色,都不足以全面表现当代钢琴音乐的特点。
“音乐表演专业的最终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站到舞台上去呈示音乐、表现自我。”邹允说,传统的教学是在琴房进行的,通常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人,虽然有助于精细讲解曲目,但随意性较大,完全没有演出的感觉,以致学生在台下表现很好,但到了台上由于种种原因极有可能发挥失常,影响演出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尽早熟悉舞台表演流程,锻炼心理素质,她鼓励学生多参加演出和比赛,并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可以实践。为此,她安排学生参与自己开设的两门通识限选课 “乐器与器乐作品鉴赏”和“电影音乐赏析”,在课上为选课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展示乐器并现场演奏。另外,邹允特地把期中测试从琴房搬到舞台上,要求学生一切按照正规演出标准进行。
邹允上课还经常自带摄像机和电脑,录下学生上课演奏的情景并及时回放,让学生以观众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表演过程,跟专业演奏家的演出视频作对比,再结合自身演奏的感受,辅以教师、观众外部意见,使学生全方位客观地认识到自己演奏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结合自身特点,逐步摸索到提高自己现场演奏水平的方法。
专业技能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对一授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间近距离、直接而深入的交流,需要更加考究的课堂设计,因此她坚持以细致入微的课前准备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实深入,每堂课前都会跟学生练习同样的乐曲,收集相关理论和音响资料,对曲目进行作品分析。同时,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她还很注意互动环节的安排。在讲解 “四手联弹”这节课时,选弹的曲目是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一首》,邹允在课前练习了整首曲子,课堂上,采用了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两种模式。两个学生分别担任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的演奏。这首曲子具有匈牙利舞曲的典型特点,速度快并且变化大,力度时而渐强时而减弱,比较难把握,要求合作的双方在解决自己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非常有默契的配合才能完成。在刚开始的时候,两名学生无法立刻掌握要领,于是,她就代替跟不上的声部与另一个声部合作,示范给两人看,然后再换回来。精准的示范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演奏技巧的精要。
邹允近五年的课时量达到2457节,远超艺术系人均课时量,难能可贵的是,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她还坚持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2012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首位中国传统艺术方向博士生。长年坚持练琴再加上理论研究方面的强化训练,让邹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发展”对艺术专业学生的重大意义。因此,她在强调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理论教学,使学生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熟知音乐史、作品分析等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提高专业技能和演奏效果,在演奏过程中进行深入演绎和再创作,避免演奏的‘匠气’过重。”
看着面前的邹允,记者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已经执教第十年的“老教师”,看着她温暖的笑容里透着青春的活力,终于明白了学生们为何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允姐姐”。邹允说,“学音乐的孩子比较敏感,想要得到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就得真心真意为他们着想,走进他们的心里。我用了几分真心,学生感受的到。如何使学生在心理上潜移默化的接受、配合教学,是对教师的教育心理学水平的一个巨大挑战。”她的课上曾经有两名大一男生,个性比较张扬,有些叛逆,在第一个学期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和生活模式,甚至作息时间的安排都有问题。为了尽快帮助她们调整学习状态,适应大学生活,除了周末,邹允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早晨叫他们起床,中午一同去吃饭,下午再陪着练琴。起初,那两名学生是迫于压力即使跟着邹允的节奏也颇多不情愿,然而时间久了,他们感受到了老师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心,就开始慢慢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了,认识到了大学学习机会的宝贵。现在,学生们已经大四,整个学习、生活状态都开始了良性循环,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得非常明显,其中一名学生正在积极准备考研。他们也因此和“允姐姐”之间结下了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这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有帮助。
“‘固定专业老师’‘口传心授’,是艺术系的教学特点,教师对连续指导四年的学生的教导和管理是全方位的、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投下影子,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能跟学生一起成长和进步,不也是高校教师最大的乐趣和收获么?”邹允如是说。(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