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教学工作会议暨第二届本科教育教学讨论会开幕式于11月12日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学校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立足实际,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巩固评估工作成果,谋划新时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党政领导冯瑞龙、吴德星、李耀臻、于宜法、于志刚、刘贵聚、张静,校长助理徐天真出席开幕式。
吴德星校长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树人立新 质量为本”的重要讲话。吴德星深入剖析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指出重视本科教学和教学质量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提出我校要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把新形势下的精英教育,作为办学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吴德星强调,要把新形势下的精英教育与传统的“贵族教育”区别开来,精英教育并不是要把人人都培养成精英,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吴德星提出了我校本科教学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以“一条主线、两类课堂、三种方式、四个保障、五条途径”为基本内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是完善“以深厚的海大文化引领人才培养,以优势的特色学科推进人才培养,以创新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以强势的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以开放的国际教育提升人才培养”的五条途径,全面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不断实践“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强力推进以启迪思维,重视基础,探究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点的研究性教学形式;要以更高的标准认定教授授课资格;要给系主任更适合的责权利;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推出更多激励政策使广大教师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育人工作中。
教务处处长李巍然作了“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全面建设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主题报告。李巍然从教学评估、质量工程和日常教学工作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首届本科教育教学讨论会以来三年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经验。他指出,三年来全校师生员工在党委和校长领导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开拓前进,取得了本科教学评估优异成绩,推动了质量工程深入开展,促进了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学校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办学实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完成了学校承担的历史使命。他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主要有通识教育整体能力有待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滞后于创新型人才发展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主动学习意识需要加强、优秀教师人力资源没能有效转化为优秀教学资源等。最后,李巍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本科教学拟开展的主要工作:1.加强新办专业和薄弱专业的建设;2.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3.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工作;4.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5.做好创新人才培养五条途径的落实,构建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是构建和完善院系级质量保障体系。
海洋环境学院副院长江文胜教授以“前瞻思考 长远规划 科学发展”为题,生命学院副院长樊廷俊教授以“发挥学科优势 全面推进质量工程”为题,法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召芳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努力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主任欧阳霞教授以“新闻学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施”为题,校教学督导专家李凤岐教授以“发挥教学督导作用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题,分别围绕实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放式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教学督导等方面,介绍了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和深层思考。
于志刚副校长主持会议。于志刚副校长要求各院系、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吴校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如何更好地实践我校提出的“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完善和丰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落实我校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五条途径。于志刚副校长希望更多的师生员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本科教育教学讨论会中来,建言献策,使之成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从而为全面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党政领导,校长助理,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院(系)院长(主任)、总支书记,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副主任),总支副书记,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吴德星校长讲话
李巍然作报告 李凤岐介绍学校教学督导工作